量子快讯

Quantum Express

我在古巴成年:所有经历都是美好,哪怕有时是痛苦

2020-06-21


0.jpg

这是「成长的耳朵」专栏第⑮个故事

提到少年,你会想到什么?是一往无前的勇气与坚定无畏的眼神,还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态度?是天真而美好的快乐,还是青春年少的意气风发?

“少年”这个词语有着与生俱来的无限可能,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永远保持着“少年心性”,而那些真正的少年们,却有着自己的见解。作为“少年们”的引路者,家长改如何帮助他们扩宽视角,见知世界,丰满人生?本期“成长的耳朵”为您解读。

一听

回忆再现

我真正成年,是在古巴。

进大学时我17岁,学校给西班牙语系大一新生提供了去古巴公派留学的机会,为期一年,开学不用到学校报道,直接飞往古巴。其实,西班牙语系在大三会有一个去西班牙交换的机会,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后者,一是因为大三时已有不错的语言水平,二是西班牙明显是个知名度更高的欧洲发达国家。

然而,17岁的我有着不一样的想法——大学生活开始,就要开始在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我想要一种崭新的人生体验!我又对这种从零开始的生存挑战有着兴奋的期待。而且西班牙以后总有机会去的,可是去古巴这样的机会也许是一生一次,我不能错过。

就这样,在2009年的夏天,我坐上了飞往古巴的飞机,这是我第一次办护照,第一次出国,去到了半个地球外的热带岛国。那时的我,根本不知道落地后迎接我的,将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年。

作为一个90年代出生的中国小孩,我几乎没有再受过生活上的苦。去古巴之后,我经常开玩笑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我大概一辈子生活的苦都在古巴受尽了。

古巴非常缺水,到那儿之后才发现,24小时候有热水供应只是美好的幻想。每天有水的时间加起来平均只有2、3个小时,几天不来水也是家常便饭,热水更是百年难遇,我几乎洗了一年的冷水澡,有同学例假停了几个月。于是,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趁有水的时候赶紧洗澡洗衣服冲厕所,然后拿空饮水机桶去接水。来水的时间不固定,有时1个小时,更多的时候一次只来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要是错过了,就只能紧巴巴地靠之前蓄的生活用水度日。

古巴的食物也非常短缺单一,我们用餐都在食堂,没有任何其他选择,每一餐几乎都是一模一样:一块肉,一些生白菜,一片面包,一碗鹰嘴豆汤。用餐环境极其恶劣,每天都是一手吃饭,一手赶苍蝇。绿色蔬菜在古巴是最稀缺的食材,学校食堂从来没有提供过。由于饮食非常不均衡,我在古巴的一年严重缺乏维生素,出国时一头乌黑的长发,在回国时全都枯黄,加上高强度紫外线晒得整个人皮肤黝黑,爸妈在机场接到我时,抱头痛哭,说我像个难民。

古巴是典型的热带气候,每天都是大太阳,全年温度都很高,天天都如同盛夏的重庆。就这样的天气,我们寝室的空调却在中途坏了。找了各种人,用尽各种办法,都无能为力,学校工人说维修的部件要从中国进口,大概需要三个月的时间。。于是,在古巴的最后几个月,我们在没有空调的13人寝室里与古巴的热度斗争。我经常在半夜被热醒,浑身汗水,被子都是湿的,醒来后,觉得特别凄凉无助,却只能坐在黑暗中哭。

最要命的是,古巴没有网络和通信。学校为我们单独开通的网络,只能勉强上QQ聊天,网速聊胜于无,视频电话更是不用想。校区是封闭的,网络是封闭的,在21世纪,我们却过出了一种19世纪的错觉。在几乎与世隔绝的世界,孤独是永恒的主题。那种单调和无聊会蚕食所有积极的人生追求,我必须去处理大量的空闲时间,和自己相处,思考人生的意义,这对于18岁的我来说,非常艰难。我在无数个难眠的夜晚里问自己:我究竟是为什么要来受这个苦?

为什么?

说实话,18岁的我在当时也没有答案,整天盼着逃离古巴,回到中国。而如今28岁的我终于可以回答那个在黑暗中哭泣的女孩:因为所有经历都是美好,哪怕有时是痛苦。

在古巴的每一天,我都在觉得自己在受苦。可离开十年之后,那些身体皮肉之苦早已烟消云散,留下来的是那段经历赋予我的人生厚度。

我在古巴学会了在痛苦中找乐趣,笑看人生的AB面。

上文提到我们的寝室空调坏了,于是总是关闭的房门必须打开通风透气。而这样做居然有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由于整层楼只有我们寝室的门一直开着,所以每当水一来,我们寝室的人总是最先听到水声,于是赶紧召唤姐妹接水。通常等别的寝室反应过来时,水已经停了,可我们寝室的无数个饮水机桶已经装满了水,我们为此高兴不已。“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我在古巴生长出了去面对突如其来的生活难题的勇气和坚持。

学业结束后我们同学一起相约旅游,选择了古巴的两个岛,计划各待几天,找了古巴的旅行社安排食宿交通。结果,当我们结束在第一个岛的行程,等着旅行社的大巴接我们去赶飞机时,又遭遇重击。旅行社不知为何,完全忘记了我们,在酒店大堂一直从天亮等到天黑,期间打旅行社电话一问三不知,没有人负责,酒店不让我们继续留宿,驻古巴中国大使馆的24小时电话没有人接,出国时发给我们的长城救援卡的电话打不通。我们就这样被遗弃在加勒比海的一个小岛上,飞机赶不上了,下一趟旅途被毁,更糟糕的是,小岛离哈瓦那500多公里,根本没有办法回学校,孤立无援,无人收留,同行的姐妹早被吓哭。后来一直坚持不断跟旅行社打电话打到半夜,终于派了一辆大巴车把我们载回首都哈瓦那,我们就这样坐了8个小时的大巴车赶夜路,在天亮时回到了哈瓦那的旅行社办公室。

忍着极度疲惫跟旅行社据理力争,要求赔偿被耽误的下一段行程还有精神损失。同样被耽误的其他留学生选择放弃索赔,早早回学校,而我们几个不肯放弃,必须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拉锯战。妈妈知道我维权辛苦,劝我算了,2000块钱而已。可是对我而言,那不仅是2000块,而是一种尊严和自我权益。我们每个周末顶着40度的天气一趟一趟地跑,最终从旅行社要到了赔偿,除了本就损失的旅行费,还争取到了每人20红(约人民币140元)的精神损失费。说实话,这可能是史上最少的精神损失费,但为自己的利益而争取,这种胜利喜悦是无价的。我们仨转头就拿这钱去吃了顿海鲜大餐庆祝胜利,都不够餐费,还倒贴了钱。

后来人生遇到各种困境时,这种意志无数次地保护了我。因为只要一想到我在古巴这样的环境都可以生存下去,还有什么可怕?

我在古巴这个国度认知到了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

古巴物资非常匮乏,生活条件艰苦,但我从来没有看过比古巴人民更乐观的了。他们血液里有着如同阳光一样的热情,听到歌就要起舞,每一个有太阳的日子都值得大笑。有一次和认识的一位古巴朋友周末开车去玩,下山的时候路过一个小酒馆,他停住了,我问怎么了,他说放的这首歌很好听,要停下来好好欣赏。记得我们的开学典礼是在加勒比海旁边的一所小白房礼堂里举行,当时的教务长坦诚跟我们说:“古巴物资比较匮乏,也许有的条件不如意,但已经是我们能给的最好了。”随后,请来一位古巴当地的吉他手,在音乐声中,学长们为我们朗诵了一首诗——《相信未来》。我坐在白色的礼堂里,窗外是碧绿如玉的加勒比海,我听见了海风和海鸟的声音,耳边是念着的诗和弹着的歌,这个画面永远鲜活地存在了我的脑海里。

我在古巴人身上看到最重要的就是这样的态度——在局限的环境中也要过出一种无限的人生。

正是这些18岁时不懂得的意义消解了这段经历的苦楚,留下的只有对它的感激。

【作者注释】

古巴是一个经济非常落后的国家,被美国经济封锁长达55年,人均月收入不足130元,是地球上最后一个实施计划经济的国家。我对计划经济这个词并不陌生,因为爸妈经历过,我在书上看到过。可当我真的看到古巴人拿着粮票去供销社按家庭人数领取相应的食物时,我还是被震惊了。在古巴,没有自由贸易,一切都是国家分配。这篇文章非常生动地再现了我所体验的真实古巴,相信会让大家大开眼界:

https://zhuanlan.zhihu.com/p/47227286

古巴的奇人奇事讲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也许以后有机会以另一种方式讲给大家听。

1.jpg

二听

真心互见

2.jpg

4.jpg

三听

教育灼见

年轻时的经历决定了人生半径的长短

一个人17-25岁的经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观念。年轻的路径是在画圆,而不是走一条直线。任何方向的尝试都是人生半径的增长,每多一种经历,人生半径就长一些,人生界面瞬间增大。一个新鲜的成年人最需要的是保持开放,接受外界的影响,修正对绝对的定义,挑战对正确的认知。年轻就是用来测试边界的,因为年轻最大的资本就是一无所有,没有什么可失去的,所有的经历都是得到。正因如此,在青春期末尾、成年人初期时,家长最需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扩宽视角,在丰富的体验和经历中去看到千百种人生和多面的世界。 

然而经历的意义和价值常常是后知后觉的,这给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孩子的引路者,必须要能够站在未来去看待当下的价值。

山无处不在,我们还在山脚

这几年出现了很多和少年有关的文字和歌,为什么每个人都希望心中永远住着一个少年?我们真正想保留的是少年的什么? 

是对远方有一种生生不息的欲望;是愿意前往未知的一往无前的勇气。 

我们总是渴望去经历,不仅是因为经历能回报我们各种价值,更是因为人类有探索的本能。

刘慈欣有一部短篇科幻小说《山》,文中最后的对话给我极深的印象:

 “登山是智慧生物的一个本性,他们都想站得更高些,看得更远些,这并不是生存的需要。比如你,如果为了生存就会远远逃离这山,可你却登上来了。进化赋予智慧文明登高的欲望是有更深的原因的,这原因是什么我们还不知道。山无处不在,我们都还在山脚下。” 

人类有今天的文明,是无数次登上山顶的结果,更是愿意承认每个山顶都是新的山脚的结果。每个人都有当探索者的基因,保留它,保护它,召唤它。这样,无论走了多远,心中都永远有起点。

5.jpg

今天是父亲节

「成长的耳朵」祝所有的父亲永如少年!

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