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活动
Class culture exhibition
课本剧 | 我们入的不是戏,是哲学、历史、艺术、人生……
2022-10-26
每一篇课文
都足以指引人生
为了追星,她自荐上台反串,还得到老师力荐
为了一篇课文,他追着棒棒拍了400多张照片
为了演闻一多,他说自己仿佛被投送到了民国
这就是量子初2024届的课本剧展演
当语文的课堂扩展延伸
当一篇篇课文变成一部部戏剧
台前幕后的孩子都很“入戏”
当一篇课文变成一部戏剧,需要孩子们走进历史,走进经典。打通古今,穿越时空,当他们从个体的沉浮与大时代的变迁中,找到了闪烁的思想、不灭的精神和永恒的真善美,舞台上的演绎才有了灵魂,才能熠熠生辉。
决定饰演闻一多,是在学习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之后。“能饰演这样一位历史人物,是我的荣幸”,八年级国精班的吴珮玄说:“一定要演好,把他的精神演出来。”
课本剧的演绎不是彰显自己,而是理解他人,以及他们身处的那个世界。课文中的闻一多是“口的巨人”,“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为了演好他,在汪镜宜老师的建议下,吴珮玄反复观看影片《建国大业》中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的那出戏,揣摩其中的情感并不断加以练习。
同时,他还请同学和老师提意见、做指导。郭珍琦老师告诉他,台词部分要注意节奏变化和情绪叠加;搭档张新月多次对他的眼神和动作,提出改进意见;班上的同学们也会在每次课间,帮他对台词。
那一刻,大家看到了他的毫无畏惧、拍案而起、铿锵言语和凛然正气……表演现场响起热烈掌声,为他的出色表演,更为他饰演的闻一多先生的勇敢和无畏。
和吴珮玄一起走近历史的,还有八年级国精班的同学们。曾心茹和刘姿彤两位女同学穿起长衫,戴上礼帽分别扮演陈独秀和鲁迅。
谈到舞台上的反串,曾心茹说,这是自己争取来的机会,也算是另一种方式的“追星”。
借着这次课本剧的机会,她认真看了《觉醒年代》。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以笔为刀”的鲁迅……走进这些历史人物,她被惊艳到了:他们不仅上进,还拥有有趣的灵魂,极具才华的大脑。
有机会扮演自己敬佩和尊敬的历史人物,反串她也要上!这样的追星也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与帮助,也让她们的表演更加自信。
台前 熠熠生辉
《追光·涅槃西行记》 八年级12班
当一篇课文变成一部戏剧,需要孩子们走进生活。当课文《老王》变成戏剧,八年级7班的同学们不找“老王”却要找“棒棒”。因为课本剧的演绎不仅是理解,更是尊重。尊重伟人,也尊重常人,理解他们的爱、期待与生活。
繁华的高楼,往来的人群,都有千姿百态的生活故事。去哪里找?怎么搭上话?聊些什么?都是孩子们出发前想了又想的问题。当他们在朝天门批发市场找到第一个“棒棒”,“刚开口就被怼了”。虽然出师不利,但他们很快找到了办法,“当时他的货掉了下来,郑道弘连忙帮他捡起来,借机搭上了话”。
为了制作课本剧的PPT、收集“棒棒”的素材,郑道弘、熊柯维多次寻找“棒棒”的踪迹。朝天门、来福士、白象街,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多大年纪,收入多少,吃些什么,为什么要做“棒棒”……他们拍摄了400多张“棒棒”的照片,录制剪辑了相关采访的视频。虽然最终为了舞台效果,只展示了不到20张照片,但这段经历让他俩感叹:“资料上了解到的‘棒棒’,太片面了”。
走进生活,才能理解生活,读懂字句间那些艰辛的份量,感受文章中点滴温暖的幸福。这样的经历,让熊柯维在表演“棒棒”时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也被郑道弘放进了拍摄的照片中。
当一篇课文变成一部戏剧,需要孩子们走进艺术。借用简洁的线条、三两种色彩,描绘文字背后的肌理。当语文链接艺术,学习更加生动而丰富,幕后的他们也在展演中收获了惊喜。
在颁奖环节听到自己的名字,是八年级6班的谢雨宸和王紫涵收获的“意外惊喜”。谢雨宸手绘的邀请函和王紫涵手绘的节目单,获得了最佳设计奖。
“邀请函上线描的那朵花,就是王紫涵的建议”,谢雨宸说为了这次的课本剧表演,她们班特别组建了设计小组。大家利用周末时间一起讨论,商量颜色、构图与表现手法。
说到自己设计的节目单,王紫涵认为胜在“有青春的气息,有想象的空间”。这也是大家在设计节目单、邀请函时共同讨论确定的。
幕后 闪闪光芒
有精彩的舞台,一定会有用心的幕后。喜欢站上舞台闪闪发光的欢乐与高光,孩子们也享受着幕后默默努力的专注与勤勉。
成立设计小组,为课本剧活动设计海报、节目单和邀请函;搭建编剧团队,撰写、打磨与完善;组建道具组,确保整场演出顺利衔接;提供技术支持,寻找素材制作PPT,通过背景与音效让演出更出彩……精彩不仅在台上,也在幕后。如果你在现场,一定会看见隐身幕后的他们在闪闪发光。
为课本剧制作PPT,在后台控制播放的同学们,是课本剧幕后的灵魂人物。
记录舞台的高光时刻,八年级5班张晨皓担当课本剧的影像捕手。像他这样的品宣练习生,每个班都有。
负责催场和道具管理……八年级6班的杨茂川没有上场一分钟,却是全场最忙碌的小蜜蜂。
随手一拍,就有无处不在的道具组。
教育部课程中心特邀专家连中国曾说:
语文课应该上得慢一点儿,让学生内心深处的很多触角向四处去探,吸纳和交流,心灵活泼起来。
到舞台上去,磨练性情
到历史里去,传承文化
到生活中去,链接世界
辽阔的语文让我们经历
不同的人生、思考与情感
让我们理解、尊重并自重
慢下来,细细品味
课本里的每一篇课文
都足以指引人生
热点信息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