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快讯
Quantum Express
最熟悉的陌生人
2020-05-31
这是「成长的耳朵」专栏第⑫个故事
想教育一个孩子,首先要走进他的内心,接纳他的情绪、认同孩子的感受。但中国家长普遍不擅长处理跟情感相关的教育,一方面觉得坦然谈论情感让人别扭,始终有点回避;另一方面则因为交流情感是有难度的,而交流事情比较简单,因此很多家长放弃了,跟孩子总是谈事不谈情感。
父母如何保持同理心,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本期“成长的耳朵”,带您探寻答案。
一听
回忆再现
去年回国时,我和妈妈一起参加了一场朋友聚会,茶余饭后又聊到家庭教育的话题,有长辈突然问我:“雅月,听了很多你和妈妈之间的教育故事,从家长的角度,都是你妈妈做得很成功的,那你从小到大,有没有觉得哪些是她作为家长没有做好的地方?”
是的,在许多人眼里,我和妈妈之间的相处是很正面积极的。她对我的教育,即使现在我客观地从一个职业教育人的角度来看,很多都是非常有效合适且有先见之明的。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对父母子女是从不发生矛盾的,我们之间也有很多争吵、分歧,彼此都曾有过很受伤的时候。
其实我和妈妈相处一直有一个症结,长大之后更明显,但直到去年我才完全发现和了解-----每当和妈妈交流,我有根神经非常容易被刺激到,那就是一旦她开始批评我哪里没做好,或者给我提意见,我就很容易失去理性,变得沮丧,情绪化,甚至好斗,无法像我平时一样跟她正常交流。任何她对我表现的非正面反馈,都会触发我的这种情绪反应。所以每次遇上这种情况,我们之间的交流总是不欢而散。
我先生在数次旁观了我和妈妈的交流模式和情绪反应后,常常开导我,帮我分析,我在与他的交流中去反思我和妈妈之间的相处,终于发现这个症结的原因在于:在面对妈妈时,我从内心深处有一种不安,担心自己不够优秀,达不到她的要求。而一旦妈妈对我的表现确实是非正面的反馈,印证了我的担心时,自我保护的本能就会让我反驳她,与她争辩,这种软弱又强硬的矛盾心理让我失去理性,陷入情绪化。
那为什么一旦她对我有非正面反馈,即使是正常提意见,我都非常敏感呢?是因为一直以来,妈妈对我要求严格,总是有很高的期待。当我表现好时,我被激励着要做得更好,追求卓越。当我做得不好或者失败时,第一时间从她那里得到的大多都是批评和随之而来的的指点。我很少得到妈妈的情感理解和情绪安慰,跟我说一句“没关系”,而是让我要更加努力,下次要做好。她不擅长安慰人,但很擅长提意见。在这样的互动中,我很难正常表达自己的情绪,也很难正常面对自己的失败,因为任何没有满足妈妈期待的表现都是一种失望,我似乎觉得妈妈不能接受我的脆弱和不优秀。我长期在一种害怕达不到她的要求和维持自尊的自我保护中较量,这让我感到很挫败。因此我在面对妈妈时,始终没有办法完全放松下来。
这种不放松一直延续到长大,现在回想起来,这是成长当中的遗憾。
那天被问到这个问题,我将这些埋藏在心中的话讲了出来。之所以愿意讲出来,是因为我已经释怀了。在与我先生的多次交流和自我反思中,我渐渐理解了妈妈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她的成长环境非常艰难,又是家中的大姐,很小就承担了大人的角色和责任,加之自己做事的标准又很高,环境、角色和高标准的多重压力让她没有我这份能够关注自己情绪的权利。在她的世界里,应付艰难的生活和学习已经占据了全部生活,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对我妈妈来说,是很奢侈的,她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处理情绪这种东西。进入职场后,没有来自家庭的任何帮助,打拼全靠自己,对于自我要求很高的人来说,不优秀是不被允许的,必须要要让自己很强大,不受情绪的干扰。就这样,长年累月,她已经建立起一套自己的哲学:情绪是一种懦弱,只有做到才是强大。
有了我之后,她只是在执行她一以贯之的哲学,她对我要求很严格,但其实对她自己更是。只不过她没有意识到,我不是在她那样的环境中长大的,我不是她。现在的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件事情,所以能够理解她,也并不怪她。
那天吃完饭回到家,我正躺在自己房间看书,突然妈妈敲门进来,我刚一抬头,就看见妈妈眼含泪水,对我说:“雅月,对不起,妈妈没有意识到这么多年对你过于严格,让你有这样的感受,今天听了妈妈觉得有些难过。”
听到这一番话,我内心一阵涌动,那个多年的心结好像突然烟消云散。我抱着妈妈跟她说:“妈妈,我今天讲出来其实代表我已经释怀了,你不用感到难过。成长中的遗憾当然是有的,每个孩子都会有,但你这么多年给我的爱让它们并没有成为我的裂痕,我是感激的。”
二听
真心互见
三听
教育灼见
情感是一切心结的答案
很多父母,尤其是上一个年代的父母,不认为孩子的感受和情绪是重要的,往往更在乎教育的效率和结果。从意识上不重视,在与孩子的互动中自然不会有对应的教育行为。即使认识到这是重要的问题,中国家长普遍不擅长处理跟情感相关的教育,一方面是因为觉得坦然谈论情感让人别扭,始终有点回避这个话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交流情感是有难度的,而交流事情比较简单,因此很多家长放弃了,跟孩子总是谈事不谈情感。但容易的不一定是好的,简单的付出有时也意味着简单的回报,真正重要的教育大多都藏在家长认真的付出里。
对内心世界的关注本来是孩子最本能的需求,在物质丰富的成长环境中,这种需求更加明显。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跟当代孩子的成长需求没有同步,很多遗憾甚至悲剧就此造成。有时候父母太代入家长的角色,忽略了在任何关系中,最重要的还是人与人的相处,而不仅是社会角色,而在人与人的相处中,情感互通永远是第一位的。
亲密关系也需要边界感
等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一般来说是青春期,家长就会觉得孩子跟自己不再亲近了。那是因为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会觉得自己跟妈妈是一体的,这是一种生理角度和儿时生活体验带来的认知。当他们长大,开始能够区分跟母亲的个体差别,这时候如果没有良好的情感互通的基础,亲密感就消失了。
虽然父母是孩子生命中最熟悉的大人,但关系上的亲密不代表自动获得了真正的情感上的亲密。任何关系本质上都还是两个独立个体之间的相处,彼此都需要努力去建立情感通道。家长要学会跟孩子这个独立个体相处,而不仅仅只是去监管他们,教育他们。
有些家长苦恼的是不知道如何跟孩子相处,但其实家长是知道的。比如在职场上,甚至是面对陌生人,他们总是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式处理与不同人的关系,考虑彼此的感受,同时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可为什么到了自己孩子身上,反倒觉得棘手?是因为家长习惯性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伸,是一体的,容易忽略他们的个体性和独立人格,模糊了与孩子的边界感,失去了个体之间相处本应有的那份谨慎和考量。
所以即使是最熟悉的父母子女,偶尔也需要有当“陌生人”的自觉。
亲密关系会让人对边界的感知变得迟钝,在任何亲密关系中,比如友情、亲情、爱情,也许都应有着一份“陌生人”的自觉,没有什么想当然的事,心里要有那条边界,才会彼此郑重对待,互相关怀。当彼此最熟悉的陌生人,也许是维持亲密方式最好的方式。
下一篇:魅力微班会 教育大智慧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